首 页 | 支部简介 | 大事记 | 通讯录 |  资料下载   
 
大  事  记
用户名:
密  码:
 
 
 
   
 
   
 
   
 
   
 
   
 
   
 
   
 
   
 
   
 
   
 
   
海淀科三支部参观曹雪芹故居并建言红学文化发展
2015-4-14 9:28:54
     “《红楼梦》是我这个读者唯一的一部永远读不完和回味不完的书。”北京曹雪芹学会名誉会长王蒙先生说到。
2015年是4月10日阳光明媚,民建海淀科三支部在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纪念馆举办“重走曹雪芹之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普及讲座及春季健身登高活动。活动得到了北京市曹雪芹学会李明新女士秘书长大力支持,科三支部一行16人在学会办公室刘主任等三位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曹雪芹故居。
    首先大家由曹雪芹小道一路上行,“这是连通寿安山前正白旗与山后白家疃的一条山间小路,曹雪芹在此居住时常到山后访友,曹雪芹小道由此得名”,一路上雪芹纪念馆研究员樊志斌边走为大家介绍。然后来到了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 “著书黄叶村”的村址、居所,由于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最终确认此为曹雪芹故居。继续前行途经东沟村、卧佛寺、退樱桃沟、三柱香,到达白家疃村。在民间传说中,小道上的很多景物如石上松、元宝石、黛石、灵芝草等等都是《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原型。道增添了很多故事,蕴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经过了一路参观和了解大家回到了北京曹雪芹学会办公室进行交流座谈。
    在座谈的过程中,大家积极探讨,《红楼梦》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已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中注入了代代相承的历史基因。今年正值文坛巨匠曹雪芹先生诞辰300周年之际,曹雪芹文化以《红楼梦》为载体,也早已走向了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海淀科三支部的李天惠主任在交流中讲到:“曹雪芹的故居在海淀是我们的骄傲,《红楼梦》和作者曹雪芹已经成为了文化元素为符号,而文化产业不是简单地把文化变产业争取产业效益,而是使文化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心骨,使产业充满文化的创造力。”其他民建会员也说到:“安徒生对于这个人我们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这个人给我们的童年中留下了太多的美好的回忆。丹麦费恩岛奥登塞小镇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丹麦著名的观光景点,而安徒生故居博物馆曾三度扩建:第一次在1930年,为安徒生诞辰125周年;第二次在1975年,为安徒生逝世100周年;第三次扩建的新馆已于2005年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在文化发展上,我们要向外看,根据发展需要制定发展计划,不能固守在完全的学术思维里面,文化一定是要走出去的,而不是送出去的。”大家在欢快的交流中结束了本次春季参观之旅,也感受了曹雪芹这位文学巨匠的人生,更多的是在本次活动让新会员感受到,民建支部和会员在产业和经济发展中尽一份力的责任和担当。
                                                     周健

                                                   2015.4.12


 
 
Copyright 2018© 北京市海淀民建科三支部
金房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