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支部简介 | 大事记 | 通讯录 |  资料下载   
 
大  事  记
用户名:
密  码:
 
 
 
   
 
   
 
   
 
   
 
   
 
   
 
   
 
   
 
   
 
   
 
   
妇委会、地震局支部、科三支部参观中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
2015-4-27 10:33:58
    为了学习防震救灾的科学知识,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常识,民建海淀区委妇委会、地震局支部、科三支部组织了联合活动,一同参观了中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民建市委鲁永东、闫立伟也参加了这次联合活动。

    2015年4月24日上午,约30名成员组成的民建参观团来到了位于海淀区凤凰岭公园旁的中国地震紧急救援培训基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赵教官全程陪同并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

    活动首先在多媒体教学楼里观看了地震教学片,仿真影片使大家有如身临地震灾难现场的感觉:震波袭来,地面在颤动,大楼摇晃、坍塌;海啸袭来,排山的海浪,穿过楼宇,扑面而来,飞起的浪花溅在脸上,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恐惧感顿生。

    其次,赵教官带领我们绕过了几座按照真实场景搭建和培训演练的地震废墟,来到了一座模拟地震后发生大角度倾斜的楼房。楼门口有一个用油漆喷的红色标记,这是国际通用的地震救援标识,里面含有实施营救的国家及队伍的名称、搜救的起止时间、救出的人数和死亡人数等复杂的搜救信息,展现了严谨有序的国际搜救规范。

    接着,我们在赵教官带领下进行了现场体验,民建参观团人员走进了倾斜楼,里面的楼梯、地板、门窗全是斜的,顺着楼梯往上爬,抓住了扶手脚还是站不稳,脑袋炫晕心发抖。大家艰难地爬到了三楼的平台上,惊呼这是为什么?赵教官解释道:地震后,建筑物会倒塌倾斜,楼里人的内耳平衡感觉器官与眼睛所获取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大脑一时无法整合这种相互矛盾的信息,人就会感到眩晕,这个倾斜楼正是按照人体最眩晕的18°-22°斜角搭建的,因此,大家上楼的时候就会觉得头晕。当地震真正来临的时候,大家应该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下,重新找准重心,这样就能避免眩晕。站在倾斜楼的平台上,对面遍地瓦砾、折断的水泥预制板和裸露的钢筋让人震撼,颠覆了我们以往从影像图片中获得的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感觉。

    离开模拟的地震现场,赵教官带领我们来到了救援设备仓库,齐教官向我们介绍了目前国家救援队和各省级救援队正在使用的各种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器材,几乎全部是原装进口。对于现场救援和逃生非常有用的绳索,赵教官耐心地指导大家学会了两种常用的绳索打结方法。会员们还针对自救互救的细节向齐教官进行了咨询。

    最后,赵教官为大家安排观看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制作的中国国家(国际)地震救援队事迹的记录片。

    这次活动给会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国家和省级地震救援队在国际和国内地震救援中表现出色,挽救了生命,减少了损失,为国家赢得的崇高声誉。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千锤百炼、功勋卓著的队伍,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震灾害的功臣。这次活动让我们认识到地震是人类的天敌,感悟到宣传和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必要。  
                                                  李天惠             2015.4.24

 
 
Copyright 2018© 北京市海淀民建科三支部
金房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