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民建海淀区科三支部与海淀区民政局救助科张科长及辖区内所属部分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在四季青敬老院会议室以座谈的形式对区内推行了一年的养老机构合同规范文本的工作进行了回访。民建海淀区副主委刘泽刚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科三支部会员在四季青敬老院刘院长和齐书记的引导下参观了四季青敬老院,会员们参观书画室,欣赏了老人们的书画和制作的艺术作品;走进食堂,感受了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的人性化餐饮服务;来到服务区看望107岁高龄的老寿星,聆听了老人家背诵“三字经”和“百家姓”,并高兴地和她老人家一起合影留念。
十时整,座谈会开始,会议由支部主任李天惠主持,她说:养老服务业会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规范化管理刚刚起步,去年,科三支部杨黎明律师配合海淀区民政局修订规范了海淀区养老机构的合同文本。现在,这个《合同》已经推行了一年,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参观全国优秀的四季青敬老院,向各位敬老院的领导们了解、回访养老机构合同的推行情况,共同关注和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支部委员杨黎明重点介绍了修订、规范养老机构合同的过程和主旨。他说:2006年上半年,龙泉敬老院的张院长向我反映了养老机构运转困难,送养双方纠葛频发的情况,希望帮她们做个合同。我听了以后,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走访了十几家养老机构,收集了有关的管理材料,组织了5次座谈会,起草了海淀区养老机构合同的规范文本,基本解决了过去海淀区各养老机构之间版本不统一、内容不严谨、随意约定、缺乏公平等问题。这个合同文本经海淀区民政局认可后,在2007年底正式向海淀辖区内的养老机构推行。今年,这个养老协议已经被通过,北京市民政局在2008年重阳节前正式向社会发布并向全市养老机构推广。今天我们敬请各位就养老机构合同的推行情况和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海淀区养老机构的代表们很兴奋,他们一再表示感谢民建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四季青敬老院刘院长说:规范的合同是及时雨,比我们原来的合同具有了权威性、严谨性,保护了送养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各自的经济利益。合同使用后,双方的纠纷率下降了,敬老院的形象也提高了。香山敬老院、玉渊潭敬老院和龙泉敬老院的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就规范合同的重要性以及对合同部分条款的认识和变通办法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期间,民建会员谢兴国、王蕾等同志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对养老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海淀区民政局张科长感慨地说:感谢杨黎明律师义务为我们规范了养老机构合同的文本,李天惠科长和杨黎明律师去年还一起参加了我们举办的全区推行养老机构合同的培训班。但让我万没想到的是你们能有这么多人抽出周末的休息时间来回访合同的推行情况,这让我很受感动,我非常感谢民建会员对养老工作的热爱、重视和支持。张科长自豪地说:海淀区率先规范养老机构的合同,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同行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之后,北京市民政局在海淀区养老机构合同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起草了北京市养老协议。接着,张科长动情地回顾了他十几年来从事救助和养老工作的感受和现阶段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其中,他多次希望民建会员继续关注养老事业,继续对老龄工作给于支持和帮助。最后,张科长风趣地表达了希望能与民建会员们共进午饭的情意。
参加本次活动的海淀区副主委刘泽刚在发言中肯定了规范养老机构合同工作取得的良好社会效果,他也回应了张科长的建议,表示如果民政部门有困难,可以通过民建、人大、政协等部门帮助呼吁和反映。刘副主委还提出“民建经科委和科三支部要积极地推进养老事业后面的持续工作。”
座谈会始终在热烈、深情的气氛中进行。支部主任李天惠做最后总结,她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和管理将面临很严峻的形势,今后同张科长和敬老院经常保持联系,要感恩社会,积极参与,继续为养老服务业向规范、标准、公平、和谐的方向发展多做奉献。 |